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论语大学全文及译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论语大学全文及译文,在线等,很急,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6 17:37:32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大学》作为《礼记》中的一篇,后来被朱熹编入《四书》,成为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将呈现《论语》中的部分章节以及《大学》的全文,并尝试以现代视角进行解读。

一、《论语》选段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解读: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加深理解。同时,朋友从远方来访是一种缘分,应该珍惜。即便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应心生怨恨,这才是真正的君子风范。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解读:曾子强调自我反省的重要性,每天都要检查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地为他人服务,是否诚实守信地对待朋友,以及是否认真复习所学知识。这种自律的态度有助于个人成长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二、《大学》全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解读:《大学》开篇提出“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指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路径。它强调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格物),进而达到内心的真诚(诚意)、行为的端正(正心)和人格的完善(修身)。最终,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乃至世界和平的理想状态。

无论是《论语》还是《大学》,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注重品德修养和个人责任。这些古老的智慧不仅适用于古代社会,同样能够指导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帮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方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