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醇增多症ppt课件】 皮质醇增多症
一、概述
皮质醇增多症(Cushing’s Syndrome)是一种由于体内皮质醇水平异常升高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皮质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糖皮质激素,在调节代谢、免疫反应和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当其分泌过多时,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
二、病因分类
根据皮质醇升高的原因,皮质醇增多症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
- 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病例的70%以上
- 由垂体腺瘤引起,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增多
- 肾上腺双侧增生,皮质醇分泌增加
2. 异位ACTH综合征
- 非垂体肿瘤分泌ACTH,如小细胞肺癌、胰岛细胞瘤等
- 导致肾上腺皮质过度刺激
3. 肾上腺皮质肿瘤
- 肾上腺肿瘤自主分泌皮质醇
- 不依赖ACTH调控
4. 外源性皮质醇摄入
-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 可能导致类似库欣综合征的表现
三、临床表现
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
- 向心性肥胖:腹部、面部及颈部脂肪堆积明显
- 皮肤变化:紫纹、痤疮、皮肤变薄
- 高血压
- 糖尿病倾向
- 骨质疏松
- 情绪波动、失眠、易激动
- 月经紊乱(女性)
- 男性性功能减退
四、诊断方法
1. 生化检查
- 血液或尿液中的皮质醇水平检测
- 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测定
-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用于区分库欣病与异位ACTH)
2. 影像学检查
- 腹部CT或MRI检查肾上腺
- 垂体MRI检查是否存在微腺瘤
3. 其他辅助检查
- ACTH水平测定
- 尿17-羟类固醇测定
五、治疗原则
1. 手术治疗
- 对于库欣病,首选经蝶窦切除垂体微腺瘤
- 肾上腺肿瘤可考虑手术切除
2. 药物治疗
- 用于术前准备或术后辅助治疗
- 如酮康唑、米托坦等药物可抑制皮质醇合成
3. 放疗
- 适用于无法手术或复发的患者
4. 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
- 术后需根据肾上腺功能调整激素补充
六、预后与随访
- 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 定期随访皮质醇水平、血压、血糖等指标
- 注意预防骨质疏松、感染等并发症
总结:皮质醇增多症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疾病,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综合评估与治疗。通过精准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
如需进一步扩展内容(如加入图表、病例分析、参考文献等),也可以继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