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翻译注释】《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所写的一篇赠序,旨在勉励后学勤奋学习。文章以作者自身的求学经历为主线,通过讲述自己在艰苦条件下坚持读书、刻苦求学的故事,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和鼓励。
一、原文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能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二、翻译与注释
1. 余幼时即嗜学。
我小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
- 余:我。
- 嗜学:酷爱学习。
2.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看。
- 家贫:家里贫穷。
- 致书:得到书。
3.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书,亲手抄写,计算好日期归还。
- 假借:借。
- 笔录:用笔抄写。
- 计日以还:按照约定的时间归还。
4.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能屈伸,弗之怠。
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都结冰了,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展,但我不敢懈怠。
- 砚冰坚:砚台里的墨水结冰了。
- 弗之怠:不松懈、不懒惰。
5.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抄完后,赶紧送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 走送之:跑着去送还。
- 逾约:超过约定的时间。
6.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广泛阅读各种书籍。
- 以是:因此。
- 遍观群书:广泛阅读各种书籍。
三、赏析与感悟
《送东阳马生序》虽然是一篇赠序,但内容却极具感染力。作者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以平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年少时求学的艰辛与坚持。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正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地方。
在当今社会,物质条件优越,学习资源丰富,但许多人反而失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宋濂的经历提醒我们:真正的学问,往往是在艰苦中磨砺出来的;只有经历过困难,才能体会到知识的价值。
四、总结
《送东阳马生序》不仅是一篇记叙文,更是一篇励志之作。它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志,脚踏实地,终能有所成就。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在求学的路上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
如需全文翻译或更多段落解析,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