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 )
A.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 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 世界货币和信用工具
D. 以上全部
答案:D
2.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包括( )
A.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再贴现率
C. 公开市场操作
D. 利率管制
答案:D
3. 通货膨胀指的是( )
A. 商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
B. 货币发行量减少
C. 经济增长放缓
D. 失业率上升
答案:A
4.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不包括( )
A. 存款业务
B. 贷款业务
C. 证券承销
D. 政府债券买卖
答案:D
5. 在货币政策中,紧缩性政策通常用于( )
A. 抑制通货膨胀
B. 刺激经济增长
C. 扩大信贷规模
D. 降低利率
答案:A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
答:
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准备金比例,影响其贷款能力和货币供给。
-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时收取的利率,影响市场利率水平。
- 公开市场操作:通过买卖政府债券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是央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之一。
2. 什么是货币乘数?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货币乘数是指基础货币经过银行系统的多次存贷过程后,最终形成的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
货币乘数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
- 超额准备金率: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越多,货币乘数越低。
- 现金漏损率:公众持有现金的比例越高,货币乘数越小。
- 银行体系的运作效率等。
三、论述题(20分)
试论述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答: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1. 稳定物价: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 促进经济增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
3. 实现充分就业:通过调整利率和信贷政策,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降低失业率。
4. 维持金融稳定:通过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然而,货币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时滞效应:货币政策从制定到产生效果需要一定时间,可能无法及时应对经济变化。
2. 外部冲击影响: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等,可能削弱货币政策的效果。
3. 政策目标冲突:在同时追求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时,可能出现目标间的矛盾。
4. 传导机制不畅:如果金融市场不完善或银行体系效率低下,货币政策难以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但其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需与其他政策(如财政政策)协同配合,才能实现更好的调控效果。
---
备注: 本试题及答案仅供学习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