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溜索》课文原文阅读】在西南边陲的群山之间,有一条蜿蜒的峡谷,那里人烟稀少,交通闭塞。人们要穿越峡谷,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一条悬挂在两岸之间的铁索,这便是“溜索”。阿城的短篇小说《溜索》,正是以这一独特的交通工具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惊险而又充满人性光辉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次运输任务中。一队马帮驮着货物,沿着山间小路前行,准备通过那条危险的溜索。领头的是一个名叫“马帮头”的老汉,他经验丰富,但面对这条溜索,心中也难免有些忐忑。他的同伴们则个个紧张,尤其是年轻的小马夫,更是满脸焦虑。
当第一个马匹被拴上溜索,缓缓滑过峡谷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风声呼啸,铁索摇晃,仿佛随时可能断裂。就在大家担心的时候,马匹稳稳地到达了对岸,众人松了一口气。然而,接下来的任务更加艰巨——运送一匹受伤的马。
这匹马因为体力不支,无法自己走下山,必须借助溜索才能过河。然而,马匹在溜索上挣扎,发出痛苦的嘶鸣,场面一度失控。马帮头沉着冷静,一边安抚马匹,一边指挥其他人配合。最终,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马匹顺利抵达对岸,而马帮头也因这次任务赢得了大家的敬佩。
小说通过这一事件,展现了边远地区人民的坚韧与团结。他们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没有退缩,而是用智慧和勇气去克服困难。同时,作品也揭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协作。
阿城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偏远的峡谷之中,感受到那种紧张、刺激又充满希望的氛围。他的笔触细腻,却不过分渲染,让人在阅读中体会到一种深沉的力量。
《溜索》不仅是一篇描写边地生活的作品,更是一次对生命、勇气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唯有团结、勇敢与智慧,才能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