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阅读答案)】《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一则出自《世说新语》的短小精悍的文言文故事,语言简洁,寓意深刻。文章通过一个生动的对话,揭示了“年少聪慧不等于长大有成”的道理,提醒人们不要以一时的表现来评判一个人的未来。
原文如下: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君平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在这段文字中,孔君平拜访孩子的父亲,但父亲不在家,于是叫出孩子。孩子为他端上水果,其中有一盘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是你家的果子。”孩子立刻回应:“我没听说过孔雀是你家的鸟。”
这则故事展现了孩子的机敏与才思,同时也暗含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一个人小时候表现得聪明伶俐,并不能保证他将来一定有所成就。正如文中所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也成为了后世广为流传的成语。
从内容来看,这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结构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富有层次感。孔君平与孩子的对话不仅体现了语言的艺术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教育和礼仪的重视。同时,故事中的孩子机智应对,展现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智慧,令人印象深刻。
在阅读理解方面,学生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如“诣”、“设”、“示”、“应声”等词义,以及句子的翻译和整体意思的理解。此外,还要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即不要轻视他人,也不要因一时的表现而妄下结论。
总之,《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更是一则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它教会我们如何看待成长、才华与未来的关联,也提醒我们在评价他人时应更加全面和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