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晏子使楚练习题含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晏子使楚练习题含答案,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16:36:22

晏子使楚练习题含答案】《晏子使楚》是出自《晏子春秋》的一篇经典寓言故事,讲述了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羞辱与挑衅,凭借智慧和机智巧妙应对,维护了国家尊严与个人尊严的故事。这篇文章不仅语言生动、情节曲折,而且蕴含深刻的道理,常被选入语文教材中,作为文言文阅读理解的重要内容。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晏子是哪个国家的大夫?

A. 齐国

B. 楚国

C. 秦国

D. 晋国

2. 楚王为什么让晏子从狗门进入?

A. 想侮辱他

B. 想看他是否聪明

C. 想让他展示才智

D. 想考验他的胆量

3.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水土不同,影响植物生长

B. 人不能改变自己的本性

C. 环境决定人的行为

D. 人应该适应环境

4. 晏子最后用什么方式让楚王无言以对?

A. 威胁

B. 讽刺

C. 举例说明

D. 逃跑

5. 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晏子的什么品质?

A. 贪婪

B. 自大

C. 机智勇敢

D. 懦弱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晏子是________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

2. 楚王想通过让晏子从狗门进入来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这句比喻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4. 晏子用“________________”来反驳楚王的羞辱。

5. 本文通过晏子的言行,展现了他________的品格。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晏子为什么要拒绝从狗门进入?他又是如何回应楚王的?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

2. 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四、阅读理解(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罪?”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 这段文字中,楚王问晏子的问题是什么?晏子是如何回答的?(10分)

2. 晏子的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10分)

五、作文题(20分)

请以“晏子的智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谈谈你对晏子这一人物的认识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

3. C

4. C

5. C

二、填空题

1. 春秋

2. 侮辱晏子

3.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4. 齐人固善盗乎

5. 机智勇敢

三、简答题

1. 晏子拒绝从狗门进入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是齐国的使者,不应受到如此羞辱。他用“狗国”来讽刺楚国,表示如果楚国是狗国,那他只能从狗门进,从而巧妙地反击了楚王的侮辱。

2. 晏子是一个机智、勇敢、有礼且善于言辞的人。他面对楚王的挑衅毫不退缩,而是用智慧化解危机,体现了高度的外交才能和民族尊严。

四、阅读理解

1. 楚王问晏子“齐人固善盗乎”,晏子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比喻来回答,指出齐人到楚国才会偷盗,是因为楚国的环境导致的。

2. 晏子使用了比喻和类比的修辞手法,既形象又富有说服力,有效地反驳了楚王的无理指责,同时维护了齐国的形象。

五、作文题(略)

通过这篇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晏子使楚》这篇古文的内容与寓意,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