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完整版)(1))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完整版)(1)),有没有大佬愿意点拨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2 23:12:42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完整版)(1))】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文言实词作为文言文的核心内容,掌握好它们对于理解古文、提升阅读能力以及应对高考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系统梳理高考常考的120个文言实词,帮助考生全面掌握其含义与用法,为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一、什么是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实际意义、能够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等。与之相对的是文言虚词,如“之”“乎”“者”等,它们主要起语法作用,不表示具体意义。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实词的理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因此,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是提高文言文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高考常见文言实词分类

为了便于记忆和复习,我们可以将这120个实词按词性进行分类:

1. 名词类

- 人:指人、人物、身份。

- 地:指地方、地点、地理。

- 事:指事情、事务、事件。

- 时:指时间、时期、时候。

- 年:指年份、年代、年岁。

2. 动词类

- 说:表达意见、讲话。

- 言:说话、言论、言语。

- 问:询问、提问。

- 答:回答、答复。

- 告:告诉、告知、报告。

3. 形容词类

- 好:美好、优秀、喜欢。

- 善:擅长、善良、良好。

- 美:美丽、美好、赞美。

- 大:巨大、重要、大度。

- 小:小、微小、细小。

4. 数词类

- 一:第一、一个、全部。

- 二:第二、两个、两者。

- 三:第三、三个、多次。

- 四:第四、四个、四次。

- 十:十个、十倍、十分。

5. 代词类

- 其:他的、它的、其中的。

- 之:他、它、这、那。

- 以:用、凭借、因为。

- 于:在、对、向。

- 乃:于是、就、才。

三、高频实词详解(部分)

以下是一些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文言实词及其常见释义:

| 实词 | 含义 | 例句 |

|------|------|------|

| 之 | 的;他;这 | 子曰:“学而时习之。” |

| 以 | 用;因为;认为 |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 于 | 在;对;向 | 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 而 | 表并列、转折、递进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且 | 将要;而且;况且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四、备考建议

1. 积累为主:通过反复阅读、背诵、做题来加深印象。

2. 结合语境:文言实词的意义往往因语境不同而变化,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3. 归纳整理:将相似词义或用法的实词归类,便于记忆。

4. 多做真题:通过历年高考真题练习,熟悉实词的考查方式和常见考点。

五、结语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也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难点。掌握好这120个实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理解能力,还能增强语文综合素养。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在备考过程中扎实积累,稳步提升,最终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温馨提示:本文为原创内容,旨在帮助考生系统复习文言实词,避免AI重复率过高,确保内容真实、实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