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引发关注。中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在2004年进行的,是对全国范围内所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单位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查。此次普查旨在全面掌握我国经济结构、行业分布、企业规模及发展状况等基本信息,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这次普查,相关部门获取了大量详实的数据资料,涵盖了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多个领域。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也为后续的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以下是根据普查结果整理的部分关键数据汇总:
项目 | 数据(单位:个/亿元) |
全国法人单位总数 | 1,398,567 |
从业人员总数 | 12,785.3万 |
第二产业法人单位数 | 372,689 |
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 | 1,025,878 |
工业总产值 | 12,895.6亿 |
建筑业总产值 | 2,147.3亿 |
批发零售业销售额 | 3,896.5亿 |
交通运输业增加值 | 1,285.4亿 |
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 | 1,072.1亿 |
金融业总资产 | 5,689.7亿 |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揭示了当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尤其是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中,服务业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显示出中国经济结构正在逐步优化。
此外,普查还对企业的规模进行了分类统计,包括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进一步细化了企业类型和数量分布,为政府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总体来看,中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系统性、全面性的经济数据采集工作,其成果对于了解当时中国经济运行状况、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中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