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开始企业所得税怎么算呢】自2019年起,我国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式在政策上有所调整,但总体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为依据。企业在进行年度汇算清缴时,需根据当年的收入、成本、费用、税前扣除项目等进行综合计算。
以下是对2019年及之后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的总结,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一、企业所得税的基本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其中:
-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金额 - 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 税率:一般企业为25%,小微企业有优惠税率(如20%或5%)
二、2019年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2019年,国家对小型微利企业继续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如下:
企业类型 | 年应纳税所得额范围 | 所得税税率 |
小型微利企业 | 不超过300万元 | 5%或20%(视情况而定) |
普通企业 | 超过300万元 | 25% |
此外,部分行业(如高新技术企业、环保企业等)还可享受15%的优惠税率。
三、企业所得税计算步骤
1. 确认收入总额
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
2. 扣除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如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3. 计算各项扣除项目
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需符合税法规定。
4.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5. 适用税率并计算应纳税额
根据企业类型和所得额确定适用税率,计算应缴企业所得税。
四、企业所得税计算示例
项目 | 金额(万元) |
收入总额 | 1200 |
不征税收入 | 50 |
免税收入 | 30 |
成本费用 | 800 |
允许弥补亏损 | 20 |
应纳税所得额 | 300 |
适用税率 | 25% |
应纳税额 | 75 |
说明:
应纳税所得额 = 1200 - 50 - 30 - 800 - 20 = 300万元
应纳税额 = 300 × 25% = 75万元
五、注意事项
- 企业需在每年5月31日前完成上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 申报时需提供完整的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表及相关凭证。
- 对于跨地区经营的企业,需注意分支机构的税务归属问题。
六、总结
2019年起,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仍然遵循“收入—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逻辑,同时结合不同企业的类型和政策优惠,适用不同的税率。企业应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规范财务核算,确保合规申报。
关键点 | 内容 |
计算公式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常见税率 | 25%(普通企业)、5%或20%(小微企业) |
优惠政策 | 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可享优惠税率 |
报告时间 | 次年5月31日前完成汇算清缴 |
注意事项 | 规范财务、合理申报、关注政策变化 |
通过以上内容,企业可以更清晰地了解2019年及以后年度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式,从而更好地进行税务筹划与管理。
以上就是【19年开始企业所得税怎么算呢】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