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大巧不工出自哪里

2025-09-03 19:52:38

问题描述:

大巧不工出自哪里,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3 19:52:38

大巧不工出自哪里】“大巧不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技艺高超、看似随意却极富匠心的创作或表现方式。它强调的是“巧”与“不工”的辩证关系,即真正的高明往往不显山露水,反而显得自然、质朴。

一、出处考证

“大巧不工”最早见于《庄子·胠箧》篇,原文为:

>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万物皆出于机,入于无漠。……故曰:‘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

其中“大巧若拙”是常见的说法,但“大巧不工”则是在后世对这一思想的延伸和演变中逐渐形成的表达方式。

虽然“大巧不工”并非直接出现在《庄子》原文中,但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中“大巧若拙”的哲学理念,强调真正的技艺不刻意炫耀,而是自然而然地呈现。

二、含义解析

概念 含义
大巧 指极高明、极巧妙的技艺或智慧
不工 指不刻意雕琢、不显眼、不张扬
综合理解 真正的高明往往不显山露水,表面看起来平淡无奇,实则蕴含深意

三、文化影响与现代应用

“大巧不工”不仅在古代文学、艺术中被广泛应用,在现代生活中也有广泛的体现。例如:

- 书法与绘画:高手作画时,看似随意挥洒,实则布局精妙;

- 写作与语言:优秀的文章常常语言朴素,却意味深远;

- 设计与建筑:好的设计不追求繁复装饰,而是注重实用与美感的统一。

四、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大巧不工
出处 虽未直接见于《庄子》,但思想源于《庄子·胠箧》“大巧若拙”
含义 真正的高明不显露,表面看似简单,实则匠心独运
文化背景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返璞归真
现代应用 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写作等领域,体现“以简驭繁”的美学理念

结语

“大巧不工”不仅是对技艺的赞美,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和美,往往藏于平淡之中,需用心去体会与领悟。

以上就是【大巧不工出自哪里】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