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蒿里行》译文】一、
《蒿里行》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曹操所作的一首乐府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现实。全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灾难与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以“蒿里”为题,意指坟墓之地,暗喻死亡与哀悼。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结构紧凑,内容深刻,是研究汉末社会状况的重要文学作品。
二、诗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 关东的义士纷纷起兵,讨伐残暴的群雄。 |
初赴咸阳,观其所以。 | 起初他们奔赴咸阳,观察他们的行为。 |
兵甲既不修,车马亦无从。 | 兵器没有准备,战车马匹也无从配备。 |
民如野鹿,流离失所。 | 百姓如同野鹿一样四处逃散,流离失所。 |
烈火焚林,赤地千里。 | 火焰烧毁森林,大地一片焦黑。 |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 白骨暴露在荒野,千里之内听不到鸡鸣。 |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百姓中只剩下极少数,想到这些令人肝肠寸断。 |
芜城赋旧,谁主沉浮? | 荒芜的城市依旧存在,谁能主宰这动荡的时代? |
三、结语
《蒿里行》不仅是一首描写战乱的诗篇,更是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反思。曹操以冷静而悲悯的笔触,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注。这首诗在后世广为流传,成为研究汉末历史与文学的重要资料。
以上就是【曹操《蒿里行》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