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床快婿的典故】“东床快婿”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出自《世说新语·雅量》。这个典故讲述了王羲之与郗太后的婚姻故事,后来成为形容女婿才华出众、仪表堂堂的美称。
一、典故总结
出处:《世说新语·雅量》
人物:王羲之、郗太傅(即郗鉴)
背景:东晋时期,名士王羲之因才学出众、风度翩翩而被当时权贵看重。
事件:郗太傅想为女儿挑选一位佳婿,派人去王家挑选,结果发现王羲之在东边的床上坦腹食饼,毫不拘谨,反而被郗太傅认为是“真吾婿也”。
结果:王羲之最终娶了郗太傅的女儿,成为“东床快婿”。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王羲之的洒脱不羁,也体现了当时士族对人才的重视。从此,“东床快婿”便成为对优秀女婿的尊称。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典故名称 | 东床快婿的典故 |
出处 | 《世说新语·雅量》 |
主要人物 | 王羲之、郗太傅(郗鉴) |
故事背景 | 东晋时期,士族选婿 |
核心情节 | 郗太傅派人到王家选婿,见王羲之坦腹食饼,认为其有才且气度不凡 |
结果 | 王羲之成为郗太傅女婿,被称为“东床快婿” |
成语含义 | 形容才华出众、仪表堂堂的女婿 |
历史影响 | 成为后世对理想女婿的美称 |
三、文化意义
“东床快婿”不仅是对一个人才华和气质的认可,更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文人风骨的推崇。王羲之作为书法大家,其形象在后世也被不断美化和传播,使得这个典故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富有诗意的表达。
通过这个典故,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婚俗中的择婿标准,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以上就是【东床快婿的典故】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