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秋兴八首原文和译文】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身世的感慨以及对秋日景色的深刻感悟。这八首诗虽为一组,但每首内容独立,又相互呼应,是杜甫诗歌艺术的巅峰之作。
一、
《秋兴八首》以秋景为引,抒发了作者对盛唐衰落的哀叹、对家国动荡的忧思,以及自身漂泊无依的悲凉。诗中运用了大量自然意象,如“孤舟”、“寒衣”、“江声”等,营造出一种苍凉、萧瑟的氛围。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首诗 | 原文 | 译文 |
第一首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枫林在秋露中凋零,巫山巫峡显得肃杀冷清。 江上的波涛翻滚如天,边塞的风云低垂如地。 菊花两次开放,勾起我往日的泪水;孤舟停泊,牵动我思念故乡的心。 到处都在赶制冬衣,白帝城高处传来傍晚的捣衣声。 |
第二首 | 夔府孤城落日斜,夔州萧瑟秋江路。 丛菊红开映霜鬓,乱云飞渡入高楼。 已知身世浮沉事,更觉风尘满客愁。 欲问归期何日是?空江寂寂雁声秋。 | 夔州城夕阳西下,秋江路上一片萧瑟。 红菊盛开映照着我的白发,乱云飞过登上高楼。 我已经明白人生起伏不定,更觉得旅途风尘满面。想问归期何时能到?只见空荡江水,雁鸣声声入秋。 |
第三首 |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樵分楚泽,经年风雨共柴扉。 独行潭底影相随,回首人间万事非。 莫道故园无旧侣,应怜野老伴渔矶。 | 千家万户的山城在晨光中宁静,我每日坐在江边的翠微楼上。 短暂的渔夫樵夫共处楚地,多年风雨同住柴门。 独自走在潭边,影子相伴;回头望去,世间万事皆非。 不要说故乡没有旧友,应怜惜那与渔人相伴的老者。 |
第四首 | 玉露金风满眼秋,登高望远思悠悠。 孤舟一叶随波去,万里江山入画收。 几处危亭凭栏久,数声清笛隔江流。 谁解此情无限意?唯有江月共君游。 | 秋风吹过金黄的树叶,登高远望思绪悠长。 一叶孤舟随波而去,万里江山尽收眼底。 几处高台久久凭栏,几声笛声隔江飘来。 谁能理解这份无尽的情意?只有江上的明月与你同行。 |
第五首 |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我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天地之间只是个迂腐的书生。 一片云彩与天一样遥远,漫长的夜晚与月一样孤独。 即使落日也让我心志仍强,秋风中病体将要康复。 自古以来有老马,不一定非要走远路。 |
第六首 |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歌舞楼台尽旧时。 兵戈既未息,风尘尚未休。 莫倚长堤防大水,早知沧海变桑田。 | 听说长安如同下棋,百年世事令人悲痛。 王侯的府邸换了主人,歌舞楼台依旧当年。 战乱尚未停止,风尘仍未平息。 不要依赖长堤防范洪水,早就知道沧海会变成桑田。 |
第七首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万重山峦奔赴荆门,那里还有昭君的故乡。 她离开宫庭走向北方沙漠,只留下青冢面对黄昏。 画师曾凭画像认识她的容貌,而她的环佩只能在月下归来。 千年琵琶弹奏胡音,分明是她心中的怨恨。 |
第八首 | 蓬莱宫阙对南山,却忆咸阳旧梦还。 羽衣轻举凌霄汉,瑶台倒影映江湾。 玉树琼枝皆寂寞,风尘满目使人潸。 欲将心事托鸿雁,却恐天涯不可攀。 | 蓬莱宫殿对着终南山,却回忆起咸阳的旧梦。 轻衣飞升直上云霄,瑶台倒影映照江湾。 玉树琼枝都显得寂寞,风尘满目让人泪下。 想把心事托付给鸿雁,却又怕天涯遥不可及。 |
三、结语
《秋兴八首》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写照,更是整个时代变迁的缩影。通过这些诗篇,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能体会到他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这组诗以其丰富的意象、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
以上就是【杜甫秋兴八首原文和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