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掌握散文诗的基本特点。
- 学会分析散文诗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 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水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和默读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 小组合作探究散文诗的深层含义。
- 比较两首散文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散文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掌握散文诗的表现手法。
难点:引导学生从散文诗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思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自然风光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大自然美吗?为什么?”接着引出今天要学习的两首散文诗,告诉学生这两首诗都是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二)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教师带领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错误,解释生僻词语。
2. 再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两首散文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深入研读
1. 分析第一首散文诗
(1)找出诗中的主要意象,并讨论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2)探讨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对比第二首散文诗
(1)比较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
(2)思考这两首诗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散文诗的魅力在于它能够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尝试用散文诗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两首散文诗。
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散文诗的理解以及学完这两首诗后的收获。
以上就是《七年级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诗这种文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