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杨利伟在太空中的经历和感受。
2. 学习文章中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太空中的紧张与兴奋。
2. 分组讨论,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中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2. 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太空中的感受。
2. 如何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收集关于杨利伟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杨利伟的事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视频,引出课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航天事业的看法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 提问: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作者在太空中的经历如何?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并进行分析。
2. 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在太空中的感受有哪些?
四、拓展延伸
1.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航天事业的认识和看法。
2. 教师总结: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布置作业
1.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2. 收集更多关于中国航天事业的资料,准备下节课的交流。
板书设计:
太空一日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3. 拓展延伸
4. 布置作业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太空一日》这篇文章,感受到作者在太空中的紧张与兴奋,激发他们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