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词: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
我独自站立在高楼之上,微风轻轻吹拂。极目远眺,春天的忧愁仿佛从天边升起,笼罩着我的心头。青草在夕阳余晖中映出朦胧的光影,却无人能理解我倚栏杆时的心境。
我想借酒消愁,纵情欢歌,但即使如此也无法排遣心中的烦闷。渐渐地,为了她,我变得消瘦憔悴,但这并不后悔,因为这份深情让我甘愿付出一切。
鉴赏:
柳永在这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开篇通过“伫倚危楼”这一动作,展现了主人公孤独伫立的形象;而“风细细”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接着,“望极春愁”点明主题,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愁绪形成对比,突出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失落感。
下阕进一步深化情感,“拟把疏狂图一醉”表现了主人公试图通过放纵自己来忘却烦恼的努力,然而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说明这种逃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最后两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决心以及为此付出代价的坦然态度。
整首词语言优美流畅,结构严谨有序,既体现了柳永作为婉约派代表人物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真挚感情的向往与珍视。它不仅是一首关于个人情感的作品,更蕴含着普遍意义上的人性光辉,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