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为了提高执业药师在痛风相关知识方面的专业水平,浙江省于2018年组织开展了针对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主题为《痛风的诊断与治疗》。该课程旨在帮助药师更好地理解痛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合理用药策略,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科学、规范的药学服务。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炎症性关节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因素、饮食结构、肥胖、肾功能不全等多种诱因。在诊断过程中,除了依赖典型的临床症状外,还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清尿酸水平测定、关节液分析等,以明确诊断并与其他类型关节炎进行鉴别。
在治疗方面,痛风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急性期的控制与长期的预防。急性发作期通常采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进行对症治疗,以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而在缓解期,则应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来降低血尿酸水平,防止病情反复。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别嘌醇、非布司他以及促尿酸排泄药如苯溴马隆等,但需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合并症等情况个体化选择。
此外,执业药师在痛风患者的用药指导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及不良反应,还应关注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醒患者避免高嘌呤饮食、控制体重、适量饮水,并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同时,药师还应加强与医生、患者的沟通,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次继续教育课程内容丰富、贴近临床实践,不仅提升了药师的专业素养,也为推动痛风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诊疗技术的进步,痛风的管理将更加精准和高效,而执业药师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一员,将继续在疾病防控和患者健康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