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影响肾脏功能。由于其症状多样且进展缓慢,很多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不适,容易被忽视。了解狼疮性肾病的常见症状,有助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首先,蛋白尿是狼疮性肾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患者尿液中会出现大量蛋白质,表现为泡沫尿。如果尿蛋白持续存在,可能提示肾脏已经受到损害。此外,血尿也是常见症状,部分患者在尿液中可以看到肉眼可见的血色或显微镜下红细胞增多。
其次,水肿是另一个典型表现。尤其是眼睑、面部和下肢的浮肿,多因肾脏排泄功能下降导致体内水分滞留。随着病情发展,水肿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波及全身。
高血压也是狼疮性肾病的重要特征之一。肾脏受损后,调节血压的能力下降,容易引发高血压。而高血压本身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往往与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重叠,容易造成误诊或延误治疗。
在疾病晚期,肾功能不全的表现会更加明显,如尿量减少、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严重时可能发展为尿毒症,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上述所有症状,病情轻重不一,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对于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的患者,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查以及肾脏B超等检查非常重要。
总之,狼疮性肾病虽然隐蔽性强,但通过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如有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