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这两句诗以瑰丽的想象和奇特的意象,描绘了音乐之美所引发的天地共鸣,展现出诗人非凡的创造力与浪漫主义情怀。
一、诗句释义:
“女娲炼石补天处”: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她曾用五色石补天,拯救苍生。这里借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故事,象征着一种超越现实、充满神秘力量的存在。
“石破天惊逗秋雨”:石头裂开,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仿佛连天空也为之震动,甚至引发了秋天的细雨。这不仅是对声音震撼力的描写,更是一种诗意的夸张,表现音乐带来的强烈冲击。
二、全诗赏析: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一首著名乐府诗,通过描写一位名叫李凭的箜篌演奏家的高超技艺,展现了音乐艺术的神奇魅力。整首诗语言奇崛、意象丰富,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幻想风格。
开头两句“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便以极富画面感的语言,营造出一个静谧而神秘的秋日夜晚,为接下来的音乐表演做好铺垫。
接着,“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清商”,诗人引入神话人物江娥与素女,表达她们因音乐而动容,侧面烘托出李凭演奏技艺的高超。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两句运用了大量神话与自然意象,将音乐之声比作玉碎、凤鸣、花泣、兰笑,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这里进一步渲染音乐的魔力,连天上的神灵都被打动,表现出音乐的神圣与非凡。
最后,“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则将音乐的震撼力推向高潮,以神话般的场景收尾,令人回味无穷。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奇绝:李贺善于运用神话、自然、器物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奇幻而富有想象力的艺术世界。
2. 语言瑰丽:诗句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华丽而不失节奏感,极具音韵美。
3. 情感浓烈:通过对音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也寄托了他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四、总结: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不仅是一句极具画面感的诗句,更是整首《李凭箜篌引》中最具震撼力的点睛之笔。它以神话为背景,以音乐为媒介,展现了李贺诗歌中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与超凡的艺术想象力。这首诗不仅是对音乐美的赞颂,也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