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注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他担任安西节度使幕府期间。这首诗以边塞风光为背景,描绘了北方雪景的壮丽与离别时的深情。全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展现了盛唐时期边塞诗的独特魅力。
原文:
北风卷地白草折,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 北风卷地白草折:北风猛烈地吹过大地,白色的草被吹得折断。
- “白草”指一种在北方常见的白色草类植物,常用于形容荒凉的边塞景象。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忽然像是春天的风一夜之间吹来了。
- 这里用“春风”比喻雪花飘落的情景,形象生动。
3. 千树万树梨花开:千万棵树上开满了白色的梨花。
- 此句是千古名句,将雪景比作盛开的梨花,极具想象力和美感。
4. 散入珠帘湿罗幕:雪花飘进华丽的帘子,打湿了织锦的帐幕。
- 形容雪之大,连室内也难以避免。
5. 狐裘不暖锦衾薄:穿着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温暖,锦缎被褥也显得单薄。
- 表现出边塞天气的寒冷。
6. 将军角弓不得控:将军的角弓因为寒冷无法拉开。
- 写出边塞将士在严寒中的艰难处境。
7. 都护铁衣冷难着:都护(地方长官)的铁甲冰冷,难以穿上。
- 体现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
8. 瀚海阑干百丈冰:沙漠中结成了百丈厚的冰层。
- “瀚海”指大沙漠,此处形容冰雪覆盖的广袤之地。
9. 愁云惨淡万里凝:阴沉的云层笼罩万里天空,仿佛凝固一般。
- 渲染出离别的沉重气氛。
10. 中军置酒饮归客:主帅设宴为即将返回京城的友人饯行。
- 表现军中友情与离情别绪。
11. 胡琴琵琶与羌笛:演奏的是胡琴、琵琶和羌笛等乐器。
- 展现边塞地区多民族文化的交融。
12. 纷纷暮雪下辕门:傍晚时分,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营门前。
- 描绘出雪景的壮观与肃穆。
13. 风掣红旗冻不翻:狂风吹动的红旗因冻结而无法飘动。
- 通过细节描写突出天气的严寒。
14. 轮台东门送君去:在轮台城东门外送别你。
- 轮台是当时边塞的重要据点,地点明确。
15. 去时雪满天山路:你离开时,路上已是白雪皑皑。
- 表达对友人远行的担忧与不舍。
16. 山回路转不见君:山势曲折,道路蜿蜒,再也看不见你的身影。
- 离别后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17. 雪上空留马行处:只留下马蹄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
- 以景结情,含蓄表达深深的惜别之情。
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幅边塞雪景图。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北方的酷寒与壮阔,又以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全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雄浑,也有离别情感的深沉,堪称唐代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