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理解】“对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中的一段话:“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后人引申为“对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能够把握住大的方向、根本的原则或核心的价值,那么他自然也能处理好细节和小事。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大观小”、“由道入术”的思维方式。
在现代社会,这一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个人成长、企业管理,还是国家治理,都离不开对“大”与“小”的辩证思考。所谓“大”,可以是目标、理想、原则、战略;而“小”则是具体的行动、细节、方法、执行。只有当一个人心中有“大”,才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小事时,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和坚定的方向感。
首先,从个人角度来看,“对得其大者”意味着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的人,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陷入琐碎的事务中无法自拔。相反,那些能够在人生关键处把握住“大”的人,往往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不平凡的成就。比如,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并不是一开始就关注每一个细节,而是先确立了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再通过不断优化管理、提升效率来实现目标。这种“以大带小”的思维方式,正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
其次,在组织管理中,“对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也体现得尤为明显。一个企业如果缺乏清晰的战略方向,就很容易在日常运营中迷失。相反,如果管理层能够始终围绕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战略展开工作,那么即使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也能迅速调整,找到合适的解决路径。这正如古人所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把握住了“大”,才能更好地处理“小”。
此外,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国家的发展同样需要“对得其大者”。政策制定者必须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只顾眼前的政绩或局部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项措施既符合整体利益,又能兼顾百姓的具体需求,真正实现“大”与“小”的统一。
当然,“对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并不意味着忽视细节的重要性。相反,它强调的是在把握大局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细节的落实。正如《道德经》中所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没有对细节的重视,再宏伟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真正的智慧在于: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总之,“对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是一种高明的处世哲学,也是一种深邃的治学态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抓住本质,把握方向,这样才能在纷繁的现实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