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阁记(明)刘基】余尝游于山林之间,见其幽深静谧,林木参天,风声自叶间穿行而过,清音袅袅,如琴如箫,令人神思飞扬。时值春日,万物复苏,我独步其间,心旷神怡,遂有感而发,欲书此“松风阁记”,以志其景,亦寄吾情。
松风阁者,非一地之名,乃吾心中之所向也。盖因松树常立于高山之巅,不畏风霜,挺拔而立,其姿其质,皆可为君子之喻。每见松影婆娑,风动松枝,便觉天地之间,自有其道,非人力所能强求。故余常思,若能筑一阁于松林之中,临风而坐,听松涛之声,观云卷云舒,岂不快哉?
然松风阁虽未建,其意已存于心。余尝与友人谈及此事,彼等笑曰:“阁之有无,何足道哉?若心有所寄,何必拘泥于形?”此言甚是,余亦深以为然。于是,余遂以笔为舟,以墨为舟,将心中所想、所感,一一记下,遂成此文。
松风阁者,非徒为避世之居,亦为养性之地。世人多忙于尘世纷扰,少有闲情雅致,惟愿在此一隅,得片刻宁静。风起时,松声如歌;雨落时,松影如画。四季更替,松色不改,其坚其韧,令人敬佩。
余常思,人生如松,当立于风雨之中而不折,处繁华之际而不染。纵使世事无常,亦当守其本心,不为外物所动。如此,则虽无阁之形,亦可得阁之意。
今作此记,非为炫耀,亦非为传世,但愿后人读之,能知松之志,悟风之韵,从而得一方心灵之净土,不被世俗所困,不为浮华所迷。此即余之愿也。
——《松风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