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歌李贺_野歌李贺阅读答案鉴赏】《野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收录于其作品集中。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展现了李贺诗歌中常见的悲凉与豪放并存的风格。本文将对《野歌》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阅读理解题目的常见考点,提供相应的答案与鉴赏思路。
一、诗歌原文
《野歌》
李贺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梁卒。
野唱自无主,谁为我鼓腹?
酒酣夜别淮上客,风吹落日西楼暮。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二、内容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饮酒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诗中“长歌吟松风”一句,借自然之景抒发胸中郁结;“曲尽河梁卒”则暗示了离别之痛,情感真挚而深沉。
后两句“野唱自无主,谁为我鼓腹?”更是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无人理解、无人共鸣的苦闷心情。“酒酣夜别淮上客”描绘了在酒意微醺之时与友人分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风吹落日西楼暮”则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寂寥,使整首诗的情绪更加沉重。
最后两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试图借助音乐传达内心的苦闷,但现实中却难觅知音,最终只能独自承受这份孤独与失落。这种情感的表达,体现了李贺诗歌中一贯的“孤寂与不遇”的主题。
三、阅读理解题参考答案
1. 问:诗中“野唱自无主”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内心孤独、无人理解的痛苦情绪。
2. 问:“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一句有何寓意?
答: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有人能理解自己内心世界,但现实却是知音难觅,情感无处倾诉的无奈与悲哀。
3. 问:诗中“风吹落日西楼暮”一句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这一句通过对黄昏景色的描写,渲染了离别的哀愁与环境的冷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4. 问:这首诗整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失意、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苦闷。
四、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李贺善于用简短的句子表达丰富的情感,如“野唱自无主”一句,既形象又含蓄。
- 意境深远:诗中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的交融,营造出一种苍凉、孤寂的意境。
- 情感真挚:全诗情感真挚动人,体现出李贺诗歌特有的“奇崛幽峭”风格。
五、总结
《野歌》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诗作,充分展现了李贺诗歌的艺术魅力。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也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对于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是文学欣赏的对象,更是一种心灵的共鸣与精神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