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严重主动脉瓣钙化的瓣膜置换15例临床分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严重主动脉瓣钙化的瓣膜置换15例临床分析,真的急需帮助,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2 01:57:28

严重主动脉瓣钙化的瓣膜置换15例临床分析】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中,主动脉瓣钙化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病变,尤其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随着病情进展,严重的主动脉瓣钙化可导致瓣膜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对于此类患者,外科手术干预——即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通过对本院近五年内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15例严重主动脉瓣钙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类患者在术前评估、手术方式选择、术后恢复及长期预后方面的特点与经验,旨在为类似病例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患者基本情况

本组15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为62岁至81岁,平均年龄为71.3岁。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严重主动脉瓣钙化,表现为瓣膜增厚、活动受限、瓣口面积明显缩小,且合并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其中,有8例患者同时存在冠状动脉病变,需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二、术前评估与风险因素

术前评估包括详细的心脏彩超、心电图、胸部X线及心脏CT检查,以明确瓣膜病变程度及左心室功能状态。此外,通过多学科团队(MDT)讨论,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及手术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因瓣膜钙化严重,术中存在瓣膜难以置入、瓣环破裂、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风险,因此术前需充分准备,必要时采用影像引导技术辅助手术操作。

三、手术方式与术中管理

本组15例患者均接受了主动脉瓣置换术,其中10例行传统开胸手术,5例采用微创或小切口手术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进行置换。术中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控制血压及心率,防止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

对于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术中同步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术,确保心肌供血充足,提高术后生存率。

四、术后恢复与随访情况

术后患者均转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密切观察,多数患者在术后24-48小时内顺利脱机,平均住院时间为7-12天。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出血、感染等,总体发生率较低,且均得到有效处理。

随访资料显示,术后3个月至1年期间,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未见明显瓣膜功能异常或再次手术指征。长期随访中,机械瓣膜患者需终身抗凝治疗,而生物瓣膜患者则在一定年限后可能需要再次手术。

五、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严重主动脉瓣钙化患者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具有良好的短期和长期疗效,但手术难度较大,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做好术前评估与术中管理。未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及人工瓣膜材料的不断进步,更多患者将受益于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虽仅涵盖15例患者,但仍为临床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数据,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对严重主动脉瓣钙化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