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中晚泊犊头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淮中晚泊犊头》是北宋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淮河岸边停船休息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一、原文
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如烟,
帆影摇空暮色边。
舟人但觉风声好,
不知江月已随船。
二、译文
春天的阴云低垂,笼罩着广阔的原野,草色如烟般朦胧;
船帆在空中轻轻摇曳,映衬着傍晚的天色。
船夫只觉得风声宜人,
却不知道江上的月光早已悄悄跟随船只前行。
三、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黄昏时分的淮河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首句“春阴垂野草如烟”,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水墨画般的春景图:天空阴沉,原野辽阔,青草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以朦胧之感。次句“帆影摇空暮色边”,则进一步点明时间与空间,描绘了船只在夕阳余晖中的悠然状态。
后两句“舟人但觉风声好,不知江月已随船”则转入人物心理的描写。诗人借船夫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意识欣赏,同时也暗含了诗人自身对旅途的感慨与孤独感。江月随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旅程的延续,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含蓄,展现了苏舜钦诗歌中常见的“静中有动、动中寓情”的艺术特色。
四、阅读理解题(参考)
1. 诗中“春阴垂野草如烟”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描绘了春天阴云低垂、原野广阔、草色如烟的朦胧景象。
2. “舟人但觉风声好”一句表现了什么?
答:表现了船夫对自然环境的轻松感受,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满足与安逸。
3. 你如何理解“不知江月已随船”这句诗?
答:这句话表面上写江上月光随着船只移动,实则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旅程的延续,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深情。
五、总结
《淮中晚泊犊头》是一首典型的写景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心理的巧妙刻画,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沉思。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