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明史戚继光传》】戚继光者,字元敬,世居登州,家世将门。少有大志,好读兵书,尝谓人曰:“丈夫不为将,当为国之栋梁。”年弱冠,袭父职,任都指挥佥事,驻守蓟镇。
时倭寇猖獗,沿海多被侵扰,民不聊生。戚继光上疏请缨,愿率军讨贼。朝廷嘉其志,命为参将,统兵于浙东。其治军严整,号令如山,士卒畏服,皆愿为其死战。
戚继光善用兵法,尤精于阵法。创鸳鸯阵,以步兵为主,配以火器,攻守兼备。每战必先布阵,审敌而动,故屡战屡胜。倭寇闻其名,望风而逃,不敢犯境。
后调守蓟州,筑长城,修烽燧,设营垒,边防大固。其在任期间,边疆安宁,百姓安居乐业。朝廷以其功,进爵少保,封宁远伯,赐予殊荣。
戚继光性情刚直,不阿权贵,常与朝中奸佞相抗。然其忠心报国,始终不渝。晚年病重,仍不忘边事,临终前犹言:“国家安危,系于将士,愿诸君勉之。”
呜呼!戚将军之才略,可谓一代良将;其忠义之心,可比古人。虽身死名留,然其功业,永垂青史。后人称其为“东南战神”,亦非虚也。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