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ppt课件讲课教案21页文档】《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商山早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 掌握诗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及诗句的翻译。
- 学习诗歌中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意,把握诗中所描绘的清晨景象与诗人内心情感的联系。
- 难点:体会“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名句的艺术特色及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PPT)
- 教学视频或图片素材
- 课文朗读音频
- 学生预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展示《商山早行》的插图或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 提问引导:“你有没有在清晨出发的经历?当时的心情如何?”
- 引出课题,介绍作者温庭筠及其创作背景。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 教师示范朗读,强调语调和情感。
-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初步感知诗歌意境。
3. 精读品析(20分钟)
- 分析诗歌结构,了解全诗内容。
- 解析重点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 讨论:为什么诗人选择这些意象?它们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4. 合作探究(15分钟)
- 分组讨论:诗歌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早行”的特点?
- 思考:诗人为什么在旅途中感到孤独?这种情感是否具有普遍性?
-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提升。
5. 拓展延伸(10分钟)
- 对比阅读其他描写旅途或早行的古诗,如《天净沙·秋思》等。
-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写一段关于“早行”的小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6. 课堂小结(5分钟)
- 回顾本课主要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与情感表达。
- 布置作业: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
《商山早行》——温庭筠
主题:旅途孤寂、思乡情怀
意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手法:借景抒情、白描
情感:清冷、孤寂、思念
```
六、教学反思:
-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诗歌,增强了课堂互动性和参与感。
- 在赏析诗句时,部分学生对意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 可以尝试更多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附:PPT课件结构建议(21页)
1. 封面页
2. 教学目标
3. 作者简介
4. 创作背景
5. 课文朗读音频链接
6. 诗歌原文展示
7. 生字词讲解
8. 逐句翻译
9. 重点句子解析
10. 意象分析
11. 表现手法探讨
12. 诗歌结构分析
13. 情感主旨归纳
14. 同类诗歌对比
15. 学生讨论问题
16. 课堂活动设计
17. 课后作业布置
18. 板书设计
19. 教学反思
20. 参考资料
21. 结束页(感谢聆听)
---
如需进一步扩展PPT内容或调整教学环节,请随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