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国3卷语文试题】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简称“高考”)于6月7日至8日举行,其中语文科目作为第一门考试,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全国III卷(即全国三卷)是面向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的考生所使用的试卷,其命题风格相对稳定,注重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的结合。
一、试卷结构概述
2018年全国III卷语文试题整体结构保持了高考语文一贯的模式,分为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四个部分。试卷难度适中,兼顾基础与拓展,考查内容全面,体现了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现代文阅读
该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与归纳能力。题型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涉及社科类或文学类文章。题目设置合理,既考查信息提取能力,也强调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
(二)古代诗文阅读
包括文言文阅读和古诗鉴赏。文言文选材较为规范,语句通顺,内容贴近教材范围;古诗鉴赏则注重情感理解与艺术手法分析,如修辞、意象、意境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
这部分题型灵活,包括成语使用、病句修改、语序调整、图文转换等,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题目贴近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四)写作
作文题目为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立意、构思与表达。2018年全国III卷作文题围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展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国家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思辨性。
二、试题特点分析
1. 注重基础,强化积累
试题在选材上多取自课本知识与常见文化背景,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文言实词、虚词、诗词背诵等。
2. 强调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
不仅考查学生是否“知道”,更注重“如何表达”和“如何分析”。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和作文部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3. 贴近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
作文题目紧扣时代主题,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三、备考建议
1. 夯实基础,重视积累
对文言文、古诗词、常用成语等要反复练习,做到熟练掌握。
2. 加强阅读训练,提升理解能力
多读经典文学作品和时事评论文章,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深度。
3. 注重写作训练,培养思辨能力
平时应多写多练,关注社会热点,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升文章的立意高度和语言表现力。
4. 模拟实战,提升应试技巧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调整心态,提升时间分配与答题效率。
四、结语
2018年全国III卷语文试题延续了高考语文命题的一贯风格,注重基础与能力并重,兼具灵活性与综合性。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只有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勤于思考、善于表达,才能在高考中从容应对,取得理想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