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利贷】高利贷是指以远高于法律规定的利率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和不透明的条款,可能对借款人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甚至人身威胁。在中国,高利贷是非法的,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刑法》等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
一、高利贷的定义
高利贷指的是借款人从贷款人处获得资金时,需支付远超法定最高利率的利息。这种贷款方式往往缺乏合法监管,容易引发债务纠纷、暴力催收等问题,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高利贷的特点
特点 | 描述 |
利率极高 | 利率远高于国家规定上限(如年利率超过36%) |
隐蔽性强 | 贷款合同常采用隐蔽条款或变相收费 |
借款门槛低 | 对借款人资质要求不高,甚至无抵押 |
风险大 | 借款人易陷入“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 |
涉及暴力 | 常伴随非法催收、威胁、恐吓等行为 |
三、高利贷的法律规定
在中国,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的规定:
> “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同时,《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也明确指出,对于非法放贷、暴力催收等行为,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2020年12月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规定:
- 约定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法院不予支持;
- 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四、如何识别高利贷
1. 利率过高:若贷款利率明显高于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需提高警惕。
2. 合同模糊:贷款合同中存在大量隐藏费用或不合理条款。
3. 催收手段恶劣:频繁电话骚扰、上门威胁、非法拘禁等。
4. 无抵押或极低抵押:贷款无需抵押或仅需极小资产担保。
五、防范高利贷的建议
1.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如银行、持牌小额贷款公司等。
2. 了解贷款合同仔细阅读并咨询专业人士。
3. 避免“借新还旧”:防止陷入高利贷陷阱。
4. 保留证据:如遇非法催收,及时报警并保存相关证据。
六、总结
高利贷是一种违法且高风险的借贷行为,其本质是通过高额利息剥削借款人,破坏金融市场秩序。随着国家对民间借贷的规范管理,越来越多的高利贷行为被依法打击。借款人应增强法律意识,选择合法渠道获取资金,远离高利贷陷阱。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利率远高于法定标准的非法贷款行为 |
法律依据 | 《民法典》《刑法》《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
特点 | 利率高、隐蔽性强、风险大、可能涉及暴力 |
防范措施 | 选择正规机构、了解合同、避免借新还旧 |
如您发现身边有人从事高利贷活动,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金融环境。
以上就是【什么是高利贷】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