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的诗句总是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与感悟。“五千仞岳上摩天,三万里河东入海”这两句诗,仿佛将我们带到了那巍峨壮丽的大自然之中。
“五千仞岳上摩天”,这里的“仞”是一种古代长度单位,大约相当于七尺或八尺。而“五千仞”则是一个夸张的说法,用来形容山的高度直插云霄,仿佛要触摸到天空。这样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敬畏之情,也让我们感受到山川的雄伟壮观。
“三万里河东入海”,“三万里”同样是一种夸张的手法,用来描绘黄河的长度之长。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西向东奔腾不息,最终流入大海。这不仅展现了黄河的浩瀚气势,更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五千仞岳上摩天,三万里河东入海。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存亡的深切忧虑,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力量与激情,尤其是这两句对仗工整的句子,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在阅读这些诗句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荡与豪迈。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这种情感跨越时空,至今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
总之,“五千仞岳上摩天,三万里河东入海”这两句诗不仅仅是在描述自然景观,更是在抒发诗人的情怀与抱负。它们以简洁有力的文字,勾勒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画卷,也激励着我们去追求更高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