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爱读书的故事】在俄国文学史上,有一个名字永远闪耀着光芒——马克西姆·高尔基。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更是一个对书籍充满无限热爱的读书人。他的成长经历充满了艰辛与奋斗,而正是这种苦难,让他更加珍惜知识,也让他最终成为一代文豪。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年幼的他便开始在社会上谋生。为了生活,他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擦鞋工、学徒、码头工人……尽管环境恶劣,生活艰难,但他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他常常躲在角落里,捧着一本破旧的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
有一次,他在一家面包店打工,老板是个严厉的人,不允许他随意翻阅任何书籍。但高尔基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偷偷地向邻居借书,甚至在夜里点着蜡烛,躲在被窝里阅读。他常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后来也成为无数人的座右铭。
有一次,他听说一位老图书管理员家里有许多书籍,便想办法接近这位老人。他主动帮忙打扫卫生、整理书架,渐渐赢得了老人的信任。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老人允许他进入图书馆,自由阅读。从此,高尔基如鱼得水,每天都在书海中遨游,汲取着知识的力量。
他的阅读不仅丰富了他的思想,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写出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经典作品,真实地描绘了自己少年时期的生活,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的苦难与坚韧。
高尔基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心中有对知识的渴望,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他的爱读书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不断追求梦想,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