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急到失眠,求好心人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7 23:16:34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一、原文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少风,不容易感受到那种极强烈、极清闲、极深沉的意味。所以,江南的秋,总像是没有北方来得深刻。

在北平,尤其是在城外的农村里,秋天是特别的有味。像槐树的落叶,牵牛花的蓝朵,还有那晨雾中的蝉声,以及黄昏时的斜阳,都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宁静与哀愁。这些景物,虽然简单,却能勾起人无限的思绪。

我所爱的,不是那些浮华的景色,而是那种淡淡的忧郁和深深的怀念。在北平的秋天,你可以坐在胡同口,看那一片金黄的落叶缓缓飘落,听那一声声低沉的蝉鸣,仿佛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只剩下内心的波澜。

秋,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意境。它不张扬,却让人难以忘怀。在北平的秋天里,我常常想起过去的日子,想起那些已经远去的人和事。那种淡淡的哀愁,似乎只有在这样的季节里才能体会到。

所以,我愿意在这故都的秋中,静静地品味它的味道,感受它的深情。因为,这不仅是秋天的味道,更是心灵深处的一种呼唤。

二、赏析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极具个人色彩的散文,语言细腻、情感真挚,通过对北国秋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深切怀念与独特感悟。

文章开头便点明主题:“秋,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句简洁而富有韵味,既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普遍喜爱,又突出了北国秋天的独特之处。这里的“清”、“静”、“悲凉”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心境的写照。

接下来,作者将江南与北国的秋天进行对比,指出江南的秋天虽也有其美感,但缺乏北方那种强烈的、深刻的意境。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也深化了读者对北国秋天的理解。

文中对北平秋天的描写极为细致,如“槐树的落叶”、“牵牛花的蓝朵”、“晨雾中的蝉声”、“黄昏时的斜阳”,这些看似平凡的景物,在作者笔下却充满了诗意与哲思。它们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情感的载体,承载着作者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整篇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郁达夫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秋日世界,使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故都的秋味”。

《故都的秋》不仅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更是一篇抒情之作。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作者对故乡、对旧时光的眷恋之情。在现代文学中,这样的作品并不多见,而郁达夫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深度,为后人留下了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