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middot及寻寻觅觅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作品背景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她晚年时期,此时国破家亡,丈夫赵明诚去世,生活孤苦无依,内心充满哀愁。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以及内心深处难以排遣的孤独与悲凉。
二、词语注释
- 寻寻觅觅:形容内心空虚、情绪低落,不断寻找却无所获。
- 冷冷清清:环境的冷清,也映衬出内心的孤寂。
- 凄凄惨惨戚戚:形容极度的悲伤与哀痛。
- 乍暖还寒:天气忽冷忽热,比喻人生境遇多变。
- 最难将息:最难调养、安顿。
- 三杯两盏淡酒:饮酒以求慰藉,但酒味清淡,无法驱散愁绪。
- 雁过也:大雁飞过,常象征离别或思乡之情。
- 旧时相识:指昔日的故人,暗含对往昔的追忆。
- 满地黄花:菊花凋零,象征时光流逝、年华老去。
- 憔悴损:形容人面容憔悴,精神颓废。
- 守着窗儿:独坐窗前,无人陪伴。
- 独自怎生得黑:独自一人,怎么熬到天黑?
- 梧桐更兼细雨:梧桐树下,细雨绵绵,增添愁绪。
- 这次第:这种情形、这种状况。
- 怎一个愁字了得:怎能用一个“愁”字来概括?
三、白话翻译
我四处寻找,却什么都找不到;四周一片寂静,令人感到无比凄凉。
这天气忽冷忽热,最让人难以安顿心神。
喝了几杯淡淡的酒,又怎能抵挡傍晚时分的寒风?
飞过的雁群,让我心中一阵难过,原来它们竟是过去相识的伙伴。
满地的菊花早已凋零,我这般憔悴,还有谁会来采摘呢?
独自坐在窗边,一个人怎么才能等到天黑?
梧桐树上,细雨连绵,点点滴滴,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愁绪。
这样的光景,怎能只用一个“愁”字就能说得清楚?
四、艺术赏析
《声声慢·寻寻觅觅》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词作之一。李清照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尤其是叠字的使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层层递进,增强了情感的浓度,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痛苦与孤寂。
全词以自然景象为依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忧郁的意境。从“乍暖还寒”的天气,到“满地黄花”的凋零,再到“梧桐细雨”的缠绵,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此外,词中流露出的不仅是个人的哀愁,更是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缩影。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敏锐与细腻,将内心的孤独、失落与对美好事物的眷恋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
五、结语
《声声慢·寻寻觅觅》不仅是一首写愁的词,更是一幅描绘人生沧桑、岁月无情的画卷。它让我们看到李清照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才情,也让我们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中那份深沉而动人的美。这首词历经千年,依然打动人心,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