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是一首经典的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之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原文:
乌夜啼,无复复啼时。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悲。
翻译:
乌鸦在夜晚啼叫,如今已不再啼叫。人们只看到新欢的欢笑,却听不到旧人的悲哀。
注释:
1. 乌夜啼:乌鸦在夜晚啼叫。这里象征着哀愁和不祥。
2. 复啼时:再次啼叫的时候。
3. 新人:指新欢,新的伴侣或朋友。
4. 旧人:指旧爱,过去的伴侣或朋友。
赏析:
这首诗通过乌鸦的啼叫来比喻人生的变迁。诗中提到乌鸦不再啼叫,暗示着某些事情已经结束或者改变。诗的后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往往只关注眼前的新鲜事物,而忽视了过去的情感和经历。这种对人生短暂和情感变化的感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深刻体会。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李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复杂的情感世界浓缩在这短短的四句诗中,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