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2016年山东真题作文及写作指导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16年山东真题作文及写作指导,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01:55:55

在众多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山东省的作文题目一直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较强的思辨性著称。2016年的山东高考作文题,同样体现了这一特点,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注重其对社会现象、人生哲理的思考与理解。

一、题目回顾

201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为: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

“行囊已准备好,出发吧!”

“你将带什么进山?”

“我带镜子,让我看清自己;我带火种,让它照亮前方;我带书本,让我增长智慧;我带……”

“你将如何选择?”

这是一道典型的寓意型材料作文题,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它以“行囊”为意象,引导考生思考人生旅途中的选择与准备,鼓励学生从自身出发,结合现实与理想,表达对成长、责任、追求等方面的感悟。

二、写作思路分析

(一)审题关键

1. “行囊”象征意义:行囊是旅途中携带的物品,象征着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所拥有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资源。

2. “带什么进山”:这里的“山”可以理解为人生的挑战、未知的领域或未来的道路。

3. “我带……”: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选择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表达。

(二)立意方向

- 自我认知:如“带镜子”,强调认识自我、反思自我;

- 精神力量:如“带火种”,象征希望、信念和坚持;

- 知识积累:如“带书本”,体现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性;

- 情感寄托:如“带亲情”“带梦想”,表达对情感与理想的追求;

- 社会责任感:如“带责任”“带担当”,体现青年一代的社会使命感。

(三)结构建议

1. 开头引入:引用材料内容,点明主题;

2. 中间论述:分论点展开,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深入分析;

3. 结尾升华:总结观点,呼应材料,提升思想深度。

三、写作技巧提示

1. 避免空洞议论:应结合具体事例或人物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 语言要生动形象:多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3. 注意逻辑连贯:段落之间要有过渡,层次分明;

4. 突出个性表达: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展现独特的思考和见解。

四、优秀范文参考(节选)

>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行囊。有人带着镜子,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迷失方向;有人带着火种,点燃内心的希望之光;而我,则选择带上一本书,让它成为我前行路上最忠实的伙伴。

>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能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每当我翻开一本好书,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有智慧的光芒,也有心灵的共鸣。正是这些文字,让我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在孤独时获得陪伴。

> 所以,我的行囊里装着的不只是纸张和墨水,更是思想的火花与灵魂的慰藉。在这条通往未来的路上,我相信,书籍会指引我走得更远、更稳。

五、结语

2016年的山东高考作文题,虽未直接给出明确的立意方向,但通过“行囊”这一意象,引导考生思考人生的选择与价值。写作时,应紧扣材料,立足现实,发挥想象,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的文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动阅卷老师,赢得高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